绩效考核怎么做才能让老板、员工双方都满意?
企业业绩的好坏,不是老板说了算,也不是主管说了算,那由谁说了算?
KPI。
然而,大量的数据调查显示,有87.5的企业老板对公司的绩效考核不满意,所谓的绩效考核也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,绩效考核不满意发挥其真正的作用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发生呢?
很多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法的时候,只是设计了考核的内容,条条框框,事无巨细,光是考核指标就设置了一大堆,比如,有的公司规定桌面上不能有任何东西,喝水的杯子必须在电脑的右边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,数不胜数。
这样的绩效考核如何实施得下去呢?
对于员工来说,公司考核什么他就会做什么,你的指标往哪方面倾斜,他的关注点就会在那里。
所以作为公司老板:你想要员工重视什么,你就考核什么。
比如你觉得这个月公司的产品质量不太好,客户投诉比较多,那你就在质量上面去做考核,把质量纳入考核指标就可以了。
现在也有很多的企业选择使用360度绩效考核法。
360度绩效考核是绩效考核方法之一,其特点是评价维度多元化(通常是4或4个以上),适用于对中层以上的人员进行考核,对组织而言可以建立正确的导向。
包括自我评价,同事的评价,领导的评价,下属的评价,以此来评判员工的表现。
然而这种绩效考核的方式成本很高,需要所有参与考核的人员积极的配合,付出时间和精力,而且,360度绩效考核很有可能成为员工发泄自己私愤的机会,从而导致结果有失公允。
另外,员工对考核会出现抵触心理,由于员工的不配合,会导致考核的效率低下,另外一方面,由于考核者个人原因产生大量的无效考核数据和结果,也会导致整体效果的不佳。
而且,360度考核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投入时间去培训员工,因为所有的人既是考核者,又是被考核者。
总之,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360度绩效考核并不是最优选。
而积分制管理通过把员工在公司里面做人、做事进行量化考核,不仅能够把员工的工作年限、职务高低、业绩多少进行统计分析,还可以把员工的学历、职位、提成、企业文化、价值观等进行统计。
不止如此,员工的工作态度也可以纳入到积分制管理的考核范围中来,彻底解决了人的心理不能评价的瓶颈,通过积分制管理软件进行记录,并且自动分析数据,生成报表,用科学的依据来对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。
另一方面,把积分制度用于对人的管理,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,全面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。
这种通过游戏式的管理来发掘人的潜能,将企业对员工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。
用积分和经验值对员工的能力、价值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,并将积分和员工的基本薪酬相联系,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,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整体素质,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和效能。
把积分跟员工的工资收入、升职加薪、福利津贴、评优、甚至是公司的股权、分红等切身利益进行挂钩,只要员工积分达到了对应的条件,他就可以享受到对应的福利和好处。
员工在公司里面,想要多挣积分,就得多做事,而多做事,就等于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效益,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在积分制管理里面,真正打破了平均主义,员工不再拿固定工资,而是根据自己的表现,每月挣到的积分多劳多得,让愿意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得到更多,让偷奸耍滑,浑水摸鱼的人得到更少,甚至是没有,进一步筛选人才,优化人才,这样你的公司就会做起来了。
用激励的方式培养主动性:为什么员工摸鱼,因为没有好处,你说谁来搬个东西,其实没有人愿意做,大家都假装看不见,如果你指定一个人的话,他也是不情愿的,碍于工作,只能上前帮忙。
如果你说,谁帮我搬这个东西我奖励他100块,相信很多人争着去做,但是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,考虑成本问题,搬个东西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,但是企业却为这个行为支付报酬,但企业又想不支付报酬的同时也有人自愿来做这件事情,那么我们就可以导入积分制管理。
比如说员工主动搬东西,那么这个员工就可以得到20B分,为公司减少成本获得10B分,提意见+20B分,协助同事+30B分,开会第一个到+10B分,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+20B分等等,员工对公司有利的行为都可以加分,让员工养成习惯。
其实积分还有很多的用处,可以用在量化工作上,也可以用在考核做人上,每一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,需求就不一样,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,可以联系在线客服,获取积分制管理内部资料。